山东工商学院网络党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坚持“防疫”更“育人”,多管齐下,把实实在在的帮助送到学生手上,把真心诚意的关怀送到学生心中,让嘘寒问暖成为“家常便饭”,努力提升思政工作的精准供给能力,全面提高思政工作的育人质量和水平。

  讲好战疫的“思政大课”,筑牢精准思政“云高地”
  疫情发生后,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特点,统计学院学生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网络思政教育。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用好“疫情”这本最好的教材,聚焦疫情防控中的热点问题,把疫情防控案例有机融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上好这堂特殊而又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第一时间传达党中央、省委、学校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开展“云党课”、“云党、团日”,向学生传递中国战“疫”精神,讲述学校战“疫”故事,树立统计战“疫”榜样。
  紧抓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开展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防疫知识宣传。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由59名党员、56名学生干部、900余名团员积极参与,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团员”四级朋辈互助体系和“学院-班级-宿舍”信息汇报制度,把好学生平安关、思想关、需求关和成长关。

  当好困难学生的知心人,拓展精准思政“云空间”
  疫情发生后,统计学院第一时间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及时掌握、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疫情期间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摸排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城乡低保以及湖北地区等重点保障学生及其他经过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及时建立工作台账,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帮扶工作。
  湖北籍大三学生董某,疫情爆发后就一直隔离在家。统计学院辅导员王俊梅在一次和小董电话沟通后,对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注意。王俊梅说道:“我了解到小董一家在湖北黄冈区居住,湖北的疫情形势和隔离生活让他非常焦虑,严重影响了他的考研状态,学习状态差又会造成焦虑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得知情况后,我即刻对小董进行了心理帮扶。通过每天线上沟通,为小董讲解居家防疫的方法,帮助他建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引导他将关注度放在自身成长和积极生活上,帮助他确定考研学校,制定复习计划,并相约每周汇报进展。现在小董心态积极乐观,对考研目标信心满满”。
  18级同学小张,是山东省建档立卡学生。全家6口人,依靠父亲一人打工生活。受疫情影响,父亲年初的四个月无法外出打工,全家的生活陷入困窘。由于家里没有无线网,小张线上学习也成了问题。了解情况后,统计学院积极为小张申请了建档立卡学生补助和线上学习困难学生资助,帮助她渡过难关。
  做好毕业生的摆渡人,提供精准思政“云服务”
  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毕业生求职环境发生变化,岗位供给减少,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统计学院实行就业工作首问负责制,建立学院、教研室、本科生指导导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责任体系,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员抓就业,保就业,促就业,千方百计助力学生顺利就业。”统计学院院长桂良军谈到。
  同时,及时把握就业窗口,帮助毕业生及时找准自身定位,组织开展线上求职培训会多期,联系校友企业北京华地德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烟台福山珠江村镇银行等10余家企业开展线上招聘会,引导学生主动就业、积极就业。对就业存在困难、湖北籍的毕业生实行“一生一策”,3名湖北籍毕业生均实现高质量就业。对考研、考公的毕业生,提供备考建议,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考取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大幅增长,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0%,升学率超过20%。

  用好“精准思政321”体系,搭建精准思政“云平台”
  统计学院认真用好“精准思政321”体系:以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为三个坐标,编制2020年学生工作年度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明晰学生工作的广度,画好思政育人“同心圆”。以省属高校和财经类高校为两个对标,学生工作人员认领2020年度突破项目,剖析学生工作的深度,打造思政工作“集团军”。以推进思政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辨析学生工作的温度,拓宽思政教育“朋友圈”,让大学生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温度,提高点赞率。
  “按照学校党委关于提升学生‘四项素质’和财商素养的要求,统计学院将认真落实学工系统‘七个一’工作计划和‘七项工程’,用好‘精准思政321’体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学风建设、日常教育管理、就业创业、网络舆情、安全稳定、自身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自觉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打造学院思政工作品牌。”统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于培超说道。